第三站:伯贊故居 世間桃源
從新疆的大漠孤煙到湖南的世外桃源,一段神奇的歷史,一縷神秘的血脈,勾連出一塊江南山水福地。
01
【清廉人生】
著名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翦伯贊故居就坐落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這是一座典型的湘西北晚清民居,翦伯贊故居由祖居、伯贊大道、銅像廣場三個部分組成,占地面積18畝。
梁、柱、椽、墻壁和門窗,全都是純木制作,刷上桐油,經過長年的氧化,呈現出很深的醬紫顏色,像一幅古樸厚重的油畫。門楣上,有用維漢兩種文字題寫的“翦伯贊故居”匾額。房子坐北朝南,據說是翦伯贊的高祖于清咸豐年間始建,大小十八間,占地八百二十二平方米。
翦伯贊先生是維吾爾族,故事要追溯到數百年前。據《翦氏族譜》介紹:翦氏本姓哈,祖先是西域回部。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三年,來自新疆吐魯番古高昌的湖南維吾爾族先祖哈勒?八士,率部眾平定南方卒于疆場,與其子先后歸葬在桃源楓樹翦家崗。朱洪武賜哈氏族人為翦姓,降詔楓樹翦旗營。從此,維吾爾哈旗營的軍士,就在這里扎下根來,生生不息、綿綿不絕,翦氏家族也成為當地名門望族,翦伯贊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100位愛心新疆媽媽來常參觀“第二故鄉(xiāng)”
毗鄰故居蝶舞金秋花海藝術節(jié)
良史伯贊
圖片丨《翦伯贊》
翦伯贊一生致力史學建設,治學嚴謹,著作宏富,很多歷史研究及論述體現出對廉潔政治的構建,對貪污腐化的鞭撻。他站在歷史發(fā)展的高度,從史學研究的角度來審視廉潔與貪腐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與反作用,特別是他對貪腐的論述至今還閃爍著理性的光芒,表現出其深厚的廉政史觀。
02
【文化基地】
翦伯贊故居(及翦伯贊生平業(yè)績陳列館)先后被確定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省紅色旅游景區(qū)(點)、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湖南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
在翦伯贊雕像前重溫入黨誓詞
2013年,翦伯贊故居被確定為常德市廉潔文化建設示范點和桃源縣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并挖掘翦伯贊的廉政思想,增設了專門的清廉人生展室,對于弘揚桃源本土廉潔文化,提升黨風廉政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翦伯贊故居自2013年陳列布展正式對公眾開放以來,共計已接待了大批國內外客人,累計接待觀眾達100多萬人次。
翦伯贊故居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使黨員干部鑒得失,悟黑白,較好地發(fā)揮警示、教育、示范作用,讓廉潔文化從基地走向社會,從經典走向民間?! ?常德市紀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