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首頁 > 工作之窗 > 正文

    藝術(shù)人格與生活人格

    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2015/8/3 8:23:06【字體:  
    分享至

    用微信掃碼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3年入選魯迅文學獎的作品中,有一部讓人糾結(jié)的長篇小說。之所以說糾結(jié),不是因為寫得質(zhì)量不好,而是非常好,以至引得著名作家莫言作序。讓人糾結(jié)的在于作者本人。


    小說名為《太陽升起》,作者是廖東明,佛山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他在這部帶有自傳性質(zhì)的書中,顯示了自己對“激情燃燒歲月”的感懷。莫言認為“讀著他的故事,就仿佛讀著我自己的故事”。


    能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賞識,無疑是作品質(zhì)量過硬的力證。若按古語“文如其人”的說法,這么一部正能量十足的作品,其作者亦屬超凡脫俗、懷瑾握瑜之輩。然兩月前曝出廖東明涉嫌嚴重違紀問題,正在接受組織調(diào)查。一面是慷慨激昂、激情澎湃之呼號,另一面卻大搞上下其手、爾虞我詐之事。小說內(nèi)容光鮮亮麗的背后是人格的陰暗,這一吊詭的情形著實讓正在拜讀其大作的讀者感覺被幽了一默。估計以后再有讀者看其書時,不是抱著看自傳體小說的心態(tài),而是純粹看娛樂作品了,并且加上一句評語:本書內(nèi)容,純屬虛構(gòu);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事不孤起,必有其鄰。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不僅在當?shù)卣缡呛麸L喚雨的人物,更是在文藝界闖出了名堂。其策劃指導的《知青》《闖關(guān)東》《老農(nóng)民》,一度收獲了頗為不俗的收視率。他更是為《知青》《闖關(guān)東》的主題曲直接作了詞,通過極力突出民族英雄主義,顯示自己是一個有信仰、懂奉獻的人。


    但也是這樣一個自詡對黨忠誠,“有誰對黨不敬,我會同他拼命”的“才子”官員,同樣最終現(xiàn)了形。據(jù)調(diào)查,王敏收受的賄賂價值兩千余萬元。不少看過《知青》等電視劇的人都驚呼:“怎么可能?腐敗分子怎么能創(chuàng)作出這么真善美的作品來?”


    言下之意,這么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體現(xiàn)的應該是創(chuàng)作者的真情流露,一個言不由衷、“為文造情”的虛偽之人是不會有真情流露的。若是單純?yōu)榱藙?chuàng)作而“為文造情”,因為“情”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流露,作品也會因為“假大空”而被讀者拒之千里。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說的是觀其作品,而知其品行。劉勰《文心雕龍》說:“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彼枷氤鋵?,語言就有文采;真誠,文字就巧妙。真情真話乃是作文之第一要義。清代葉燮有言:“志高則言潔,志大則辭宏,志遠則旨永?!币彩钦f文風折射著人的品性和政風。


    但偏偏有的人內(nèi)在品行與外在表現(xiàn)是分裂的,筆下的形象與自己的言行,嚴重地錯位。王敏、廖東明之流創(chuàng)作出高山仰止的作品,其人品卻與作品南轅北轍,有著云泥之別。這一“冰炭同爐”的悖象著實令人撓頭。


    不得不說,區(qū)別于單純的走獸,人是復雜的動物。人的復雜在于既有高大亮麗的一面,也有卑陋的一面;既有見孺子入井援之以手的善,也有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的惡。而這兩方面都能以真實情感存于同一人之身。反映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沒有利益的誘惑時,看到真善美的事物,內(nèi)心善的一面會被觸動;而一旦面臨“義”與“利”的選擇時,內(nèi)心惡的一面又往往打敗善的一面。這種現(xiàn)象即“我敬佩,但我不做”。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在看紅色影片時激動難抑地流淚,我相信確是他向善一面的真情流露;但他“當時的感動是真的,第二天自己想做啥還做啥”。王敏可以被英雄人物感動,但是卻不會學習他們。流淚時的向善與收受賄賂時的向惡都作為真實情感,存在于王敏的心里。簡單的向善心理敵不過“利”字當頭。所以說,只有真正在利益面前才能看清一個人的善與惡。


    這種兩面性,說白了,就是一種趨利避害的選擇。但這種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為公共道德所認可的,“為惡而畏人知”。于是,一些人把自身惡的一面過濾掉或隱藏起來,展現(xiàn)給世人的是美善的一面。具體操作手法便是臺前一套背后一套,甚至通過展示藝術(shù)文采來撈取作秀的資本,遮掩其陰暗面,迷惑大多數(shù)人,從而締造虛假的“高尚人格”,給自己形成榮譽保持傘。一方面,如廖東明、王敏之流遵循生活真實法則,在現(xiàn)實中展現(xiàn)其本來面目;另一方面,他們也會審時度勢,懂得文章是與道德并存的,會與時俱進地傳播后世并接受時間檢閱與讀者評價。他們將自己的貪婪、卑劣掩蓋在家里,帶出門的文章則表現(xiàn)出截然相反的一面,給外界以假象。之所以出現(xiàn)“文”與“人品”相悖的“兩面人現(xiàn)象”,原因就是“文”體現(xiàn)的是“藝術(shù)人格”而非“生活人格”,折射的是“創(chuàng)作個性”而非“生活個性”。


    故此,對文非其人、字非其人便不難理解了。文與人并沒有必然的正向?qū)P(guān)系。許多人能寫出一手光鮮亮麗的文字、撫掌擊節(jié)的作品,但內(nèi)心的陰暗是不容易從作品中讀出來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個人本質(zhì)如何,自己最清楚,若他屬于善于掩飾之流,則能蒙蔽相當一部分人的眼睛。無怪乎錢鐘書感嘆:“巨奸為憂國語,熱中人作冰雪文?!鄙钜詾槿弧?/p>


    清人昭梿《嘯亭續(xù)錄》揭示了此類人心態(tài)。書中王西慶圓滑貪婪、工于心計,但其“所著書多慷慨激昂語”,有人問他:“先生學問富有,而乃貪吝不已,不畏后世之名節(jié)乎?”他得意地答道:“貪鄙不過一時之嘲,學問乃千古之業(yè)。余自信文名可以傳世。至百年后,口碑已沒,而著作常存,吾之道德文章猶自在也。”王西慶在千古之業(yè)的“立言”中表現(xiàn)出與其本性截然相反的姿態(tài),妄圖用“道德文章”的“藝術(shù)人格”來騙取千百年后人們對其“生活人格”的贊賞。


    因此,我們在考察一個人德行時,要多角度、全方位去體認,切忌盲人摸象般地窺一斑就認為見其全身。萬不可被一些善于偽裝之人偷換概念,將“生活人格”調(diào)包成“藝術(shù)人格”。須知,一個在“利”字面前作俘虜?shù)娜?,哪怕“藝術(shù)人格”再高遠,其“生活人格”也是低下的。若任由這類偽善之人大行其道,無疑是對政治生態(tài)建設以及社會事業(yè)的巨大挑釁?!盾髯印吩疲骸翱谘陨?,身行惡,國妖也?!闭\哉斯言!


    談論藝術(shù)人格與生活人格,承認其各自的獨立性,這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我們最終期望的結(jié)果,還是要達到二者的統(tǒng)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是我們?yōu)槿说幕镜赖?,也是我們黨對領導干部的一貫要求。之所以有一些領導干部反其道而行之,正因為其丟失了信仰,忘記了黨的宗旨。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癥結(jié)在于世界觀、權(quán)力觀、事業(yè)觀出了問題?!庇嵘钊烁?,使之與藝術(shù)人格相稱,除了需要制度的約束和監(jiān)督機制的有效健全之外,我想,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自我修養(yǎng),筑牢信仰之堤,重學、內(nèi)省、慎獨、力行,利字面前不昏頭,使向善之心成為固化的自覺之舉。如是,觀其文而知其人、聽其言而辨其行,有著裂變?nèi)烁竦墓賳T自會絕跡于世。(李自強)

    91综合精品自在线看,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人妻热视频精品,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喷潮